找到相关内容1854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二章

    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自述进德修业,日日省察,时时惕励。  二者、“谦虚宽容”,曾子曰:“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;犯而不校。”曾子教人为学谦卑,待人宽容。  三者、“远大志向”,曾子曰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263701.html
  • “平常心是道”的禅学思想

    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  春夏秋冬、花月风雪,所有日常之时,日日都是好日。其前提是没有闲事悬挂心头。这里所说的闲事,指的是凡夫的种种贪嗔痴的计著之心。这就是说,佛道是寓于平实生活中的,是每...

    邱 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3163722.html
  • 《宗镜录》妙旨

    ,皆于一乘圆教宗镜中现。   前面既然已经说明天台五时八教,又需依教起观。否则成为日日数他宝,自无半分钱。《宗镜录》妙旨与天台三观不谋而合。《智度论》云:“三智其实一心中得。”又三观之名,出自《璎珞经...

    冯树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2363836.html
  • 禅道澄明意义世界的呈现——临济宗高僧善一如纯及禅法特点

    只能在日常生活中,通过直接领悟生活的意义而自然获得,在无我无执,日日是好日的禅道生活中,(40)无心证悟而自然证悟,无心修道而自然道成。所以真正的禅悟并无任何有别于世俗的奇特,妙用只在自然或本然的平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1763869.html
  • 禅理与园林的“妙造自然”

    《七祖院小山》中描述的:“小巧功成雨藓斑,轩车日日扣松关。峨嵋咫尺无人去,却向僧窗看假山。”(《全唐诗》卷六百七十三)小小一假山,竟如此吸引人,使人连咫尺之外的真山都不肯去了。这倒不全是诗的夸张,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5463891.html
  • 《坛经》惠能顿悟禅教深层义蕴试探

    临济禅、云门禅等家的“性在作用”、“平常无事”、“自然无为”、“大机大用”等几近道家(已受道家影响)的路数,专讲日常妙有(“日日是好日”)意义的诸法实相,而不再扯谈不二,甚至舍离遗志不二法门。依此进路,则...(胜义谛层次的)心性门(具有如来藏般潜在动力的本觉自性)、(顿悟)解脱门、顿修门、无相戒门与实相门(“日日是好日”的妙有境界)以及(世俗谛层次的)心识门、渐修门与戒律门。胜义谛层次的五门一时并了而无可...

    [美国]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2063978.html
  • 禅与园林风格的演变(2)

    来往,还称禅寺环境为“城市山林”,也可见参禅与游赏园林化的环境在他是统一的。苏轼诗中也写到这种情况:  卧闻禅老入南山,净扫清风五百间。我与世疏宜独往,君缘诗好不容攀。自知乐事年年减,难得高人日日闲。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5564017.html
  • 禅宗境界哲学的知识意义——《景德传灯录》中禅宗公案的比较研究

    了一个佛字,佛心佛行本来就是僧人日日所行之平常事,大可不必有任何反应的,所以就藉著法融的这个反应当下反问回去说:“犹有这个在。”,“这个”就是那个分别心,惜法融未悟。“师未晓,乃稽首,请说真要。”本文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5664018.html
  • 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——唐代僧诗中的文字观

    诗妙、禅心与诗情、禅空与诗寂之间的对比。  归仁《自遣》诗云:“日日为诗苦,谁论春与秋。一联如得意,万事总忘忧。雨堕花临砌,风吹竹近楼。不吟头也白,任白此生头。”(《全唐诗》卷八二五)《酬沈先辈卷》...

    萧丽华 吴静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5864081.html
  • 从罗汉寺走出的一代大师——桂仑法师

    坐着努力地去参,悟出文昌造字,圣人宣书,凡佛经书的字都从心里出来的,佛性是包涵一切的,不立文字同样也可以成佛。为了让自己能够看经,明白教理,他不断诵经拜佛,日日夜夜,以极大的毅力苦修,深入禅定,感应道交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664100.html